8月13日~15日,由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在西安盛大开幕。大会汇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能源局相关领导、IEA SolarPACES等国内外科研机构专家及产业链企业820多名代表,围绕光热发电智能化、规模化发展路径、成本优化、技术突破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推动光热发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规模化应用凝聚共识。大会开幕式由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教授级高工刘路平主持。
行业重磅声音:光热发电成新型电力系统 “压舱石”
开幕式上,多位行业权威嘉宾明确光热发电在能源转型中的战略地位。
中国科学院徐建中院士在视频致辞中指出,太阳能热发电是新型电力系统中起到压舱石作用的支撑技术,积极发展太阳能热发电已成共识,202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更以法律形式予以肯定。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李耀华强调,光热发电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指出,“十五五”期间,一方面要筑牢技术根基,聚焦高效聚光、智能跟踪、高温长时储热等核心领域,加快技术迭代与成果转化,同时是优化制度保障,推动光热机组享受容量电价,推动我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从“并跑”向“领跑”跨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干部刘镇洋表示,太阳能热发电兼具调峰电源和储能双重功能,不仅是优质清洁电源,更可有效平抑风电、光伏等出力波动,为电网提供宝贵调峰能力和转动惯量,其规模化发展,对推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能源局将把光热发电摆在新型电力系统更加突出位置,深化“十五五”和中长期规划研究,制定促进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的支持政策,引导产业有序发展。大力推广“光热+”一体化开发,发挥其系统调节作用。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白博峰教授从全球能源格局与国内 “双碳” 目标出发,提出太阳能热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核心组成,将在能源革命中发挥关键作用。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尉军耀教授级高工介绍,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光热发电业务的企业之一,中国电建西北院已完成可研总装机容量超460万千瓦,设计和总承包业绩位居行业前列。
可胜技术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金建祥表示,期待下一步青海省在制定136号文实施细则时,可将光热作为单独的技术类别,明确在其设计运行寿命内的机制电价按照0.55元/kWh执行,并将全电量纳入机制电量结算体系,实现政策稳定性与市场化发展的有机统一。
大会主席、太阳能光热联盟理事长王志峰研究员则表示,光热发电是能源革命的战略支点,全行业联动,突破核心技术,推动光热发电在 “十五五” 期间实现0.4元/kWh电价。
主旨报告聚焦核心命题:智能化与规模化成发展关键
主旨报告环节则深入剖析光热发电行业核心问题。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太阳能光热联盟专家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何雅玲在报告中提出,“数字孪生+AI优化” 技术可使光热电站运维效率提升,发展大容量、高参数、智能化的光热发电技术是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策略,“光热发电不仅收集阳光,更在储存未来”。
国际能源署SolarPACES 执行秘书长 Dr. Christoph Richter分享了国际聚光太阳能技术研发亮点,其团队的跨区域光热电站协同调度研究为我国提供了参考。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伟胜则从新型电力系统角度指出,光热发电的调峰能力可使风电、光伏弃电率降低,是系统稳定运行的“稳定器”。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首席技术专家/教授级高工谢宏文、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工程院总工程师周治、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金建祥分别了进行了《我国光热发电的发展现状、形势以及相关建议》《以科技创新推动光热发电高质量发展》《深度解密:光热发电成本下降的关键因素剖析》为主题的报告,他们表示,光热发电经济性提升需依托规模化效应,呼吁构建 “技术-标准-市场” 生态,推动其在 “十五五” 期间实现平价上网。
对话光热发电发展路径: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破局寻策
在全国工程设计大师、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高级顾问孙锐主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统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冯升波博士、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负责人刘冰博士、国家能源局科技与装备司原副司长刘亚芳博士、国家电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教授级高工赵俊屹、国家能源局法制和体制改革司原副司长梁志鹏博士、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首席技术专家谢宏文、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热发电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魏进家博士等围绕《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十五五”期间光热发电发展路径》,就光热电站是否要纳入容量电价机制,如何通过“电量电价+容量补偿”保障得到投资回报;西北高比例新能源地区应优先布局GW级光热基地,还需要哪些政策支持等业界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光热发电如何突破成本壁垒,实现效益跃升?8月14日下午,在2025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上在太阳能光热联盟原常务副理事长/“首航-西安交大”热化学储能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理事长黄文博的主持下,常州龙腾光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俞科,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多进,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市场开发中心经理/高级工程师王小春,首航高科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总经理齐志鹏,山西沃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并盛化工)技术总监王洪国,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建设公司副总经理阳东义,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工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徐灿君,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新能源工程公司市场开发部副主任兼项目经理黎建锋以《光热发电降本增效的措施》为主题,对光热发电项目的成本构成、影响因素、变化趋势、综合施策、协同发力等多维度要素进行案例分析及深度剖析。
大会亮点纷呈:实践成果共促产业跃升
本届大会的召开,正是行业凝聚合力、迈向新阶段的重要标志,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在电力市场改革大潮中,太阳能热发电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次大会为期2.5天,2天报告交流,半天的企业技术参观。85个大会报告聚焦国家科研项目进展、太阳能集热技术、储换热技术等主题,集中呈现多项技术突破与实践成果。2堂光热大师,将光热发电常用关键知识点深度解析!来自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的6位同学在“联盟铁嘴杯”辩论赛上进行了激烈缜密的辩论。可胜技术、龙腾光热两场新品发布会,展示了光热发电核心装备和系统的最新突破。
同期,43家单位通过技术展览全面呈现行业从核心部件到系统集成,涉及全产业链各个环节,体现我国光热发电已形成“技术迭代-成本下降-规模化应用" 的正向循环,为规模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会旗交接!2026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将在西宁举办
大会主席王志峰研究员在会议总结时表示,两天的大会围绕太阳能热发电的基础科学、工程技术、政策法规、项目开发模式等开展了丰富的交流,成果显著。光热发电技术在全行业的联动下,预计将在2030年实现0.4元/kWh的成本目标。感谢大会联合主办方——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特别协办——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协办单位——常州龙腾光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航高科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沃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并盛化工)、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以及支持单位——西安交通大学、恒基能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青海华汇新能源有限公司、北京佳洁能新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湖北云图熔盐科技有限公司、贝克休斯检测控制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德令哈爱能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飞跃泵业股份有限公司,大会承办单位——中关村新源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服务中心、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以及所有参会单位的鼎力支持和热情奉献。同时感谢西安这座十三朝古都具有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创意,古今交融的独特魅力带给所有参会代表的愉悦体验!
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始于2007年发起主办的“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三亚国际论坛”,至今已成功召开19届,大会一直秉承“以科技创新推进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化发展”的主题。2015年更名后通过征集联合主办单位的形式确定举办地点。2026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共收到了4家申请。经商议,2026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将由青海盐湖沃锦储热技术有限公司、中广核(青海)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常州龙腾光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恒基能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座位联合主办单位,举办地点在青海省西宁市。
闭幕式上,大会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会旗交接仪式。四家合作不仅说明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更是表明行业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推动光热发电技术的规模化发展。
识别下方小程序,查看更多大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