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科学有序推进能源向绿色生态转型

时间:2020-08-12 12:32来源:学习时报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战略竞争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能源问题是各国国家安全的优先领域,抓住能源就抓住了国家发展和安全战略的“牛鼻子”。深入推进能源向绿色生态转型,着力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刻不容缓。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努力改善环境,推动能源转型。2020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能源转型报告指出,中国是少数几个在“能源转型指数”榜单上取得了同比持续改进的国家。能源转型本质上促进生产力提升,引导产业结构转型,重塑生产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我国能源发展正处于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虽然我国在推动能源转型方面成效显著,但能源转型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合理消费、供给体系不完善、关键技术“卡脖子”和体制机制滞后等深层次矛盾。因此,必须统筹好保障安全与结构转型,统筹好长期战略和经济发展,统筹好现有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和能源系统建设。
  首先,推进能源结构体系向“低碳”转型。目前,全球每年大概排放420亿吨二氧化碳,其中330亿吨来自与能源相关的排放,占比高达78.57%。基于形势的严峻性,为了遏制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世界各国都在采取措施。例如,我国雄安新区沙辛庄村采取“地热+多种清洁能源”模式,让村民正式用上地热清洁供暖,告别了散煤取暖和污染,助力雄安新区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生态城市,打造全球地热利用“样板”。沙辛庄村是我国能源结构“低碳化”的一个缩影,其发展模式告诉我们,低碳化将成为能源发展的刚性要求和必然趋势。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这就需要提升能源消费清洁化水平,在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开展煤炭消费减量行动,拓展天然气消费市场,实施电能替代工程,开展成品油质量升级专项行动时,逐步构建节约高效、清洁低碳的社会用能模式。同时需要壮大清洁能源产业。一方面,统筹优化水电开发利用,坚持生态优先、梯级开发;另一方面,在采用我国和国际最新核安全标准、稳妥推进核电发展;再一方面,分别采取集散并举发展风电和降低成本发展太阳能发电以及积极发展生物质能等新能源。
  其次,推进能源技术创新向“效率”转型。众所周知,日本既是能源弱国,又是能源技术强国。日本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其技术开发则集中于储能、电动汽车、分布式能源、智慧能源等领域,旨在谋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竞争的制高点。这对我们构建要素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是加强“技术链”培育。激发能源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在绿色技术创新链条的创新潜能,推动产学研合作,建立一批技术创新联盟,推进技术集成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市场导向机制,加快技术产业化应用,打造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型能源企业。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创新平台,强化人才梯队建设,培育一批能源科技领军人才与团队。二是推进重点技术与装备研发。加强重点领域能源装备自主创新,重点突破能源装备制造关键技术、材料和零部件等瓶颈,加快形成重大装备自主成套能力。三是以提质增效为突破口,推动先进产能建设。积极推进油气勘探开发、煤炭加工转化、高效清洁发电、新能源开发利用、智能电网、先进核电、大规模储能、柔性直流输电、制氢等节能工程的实施,形成稳定的节能能力。
  再次,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向“高质量”转型。我国能源管理与监管体制改革长期滞后于行业发展,管理分散、越位、缺位等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建立现代能源治理体系是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市场交易机制。放开竞争性领域和环节,实行统一市场准入制度;健全市场退出机制;建立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及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二是推进能源价格机制改革。建立合理反映能源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生态环境价值和代际补偿成本的能源价格机制;建立有效约束电网和油气管网单位投资和成本的输配价格机制;推广落实气、电价格联动机制;建立有利于激励降低成本的财政补贴和电价机制;实施峰谷分时价格、季节价格、可中断负荷价格、两部制价格等科学价格制度;完善调峰、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价格制度。三是创新监管方式。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手段,加强能源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和预测预警,不断丰富监管方式,持续完善监管标准体系,提高监管的协调性、有效性和准确性。

注:本文章转载自学习时报,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

热点排行榜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