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使然,使命所在!电工所博士研究生胡峰积极投身太阳能热利用的科研工作

时间:2022-05-13 08:58来源:太阳能光热联盟
  开栏语
  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研究生论坛(简称研究生论坛)由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太阳能光热联盟)于2011年发起主办,以“我的研究 我的创新”为主题,聚焦国内外太阳能热利用相关科学技术前沿和研究,为广大研究生们提供展示成果和个人风采的平台,从而加强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同时也为相关企事业单位选择人才创造机会。研究生论坛先后在华北电力大学、兰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两届)、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云南师范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成功召开。第十二届研究生论坛定于2022年5月26~27日在线召开。
  为促进交流,加强宣传,太阳能光热联盟特别开设【研究生论坛“优秀报告”获奖者专栏】。本篇特别对“第十一届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研究生论坛”优秀报告一等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简称电工所)博士研究生胡峰(导师:王志峰教授)进行了采访!
  人物小档案
  2018年6月,获得中北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
  2018年9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进行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的硕博连读
  心中有热,眼里有光
  “我目前主要进行新型能源发电系统中超临界二氧化碳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仿真与控制的工作。作为在读的博士生,我认为研究方向若与国家需求相结合,这样个人才能有前途,行业也能更好地发展。”胡峰表示,太阳能热利用的相关学科都是很有前景的,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也是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定大有作为。其中,太阳能热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重要途径之一,其研究价值不容小觑。中国科学院李灿院士近日明确提出:太阳能热发电是最有希望的规模化储能技术,将是未来保障光伏、风电规模化发展的技术,随着光伏、风电大规模化发展,需求更加强烈。光热发电是可再生能源替代火电的重要技术之一,将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技术路径。
  全力以赴,百炼成钢
  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标志性景观,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五环太阳塔”是集“科技—绿色—奥运—人文”四大元素融为一体的北京延庆区冬奥会环境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期间,为保证亮化的“五环太阳塔”可持续进行太阳能科学实验,胡峰在王志峰教授的指导下,与研究团队驻守在北京延庆凛冽的寒冬中,进行反复实验。针对太阳能吸热器温度达上千度,其周边散出的辐射可将物体加热到300℃的情况,将光飘带与集热口保持合理距离,并在集热口两侧采用高密度金属网替代膜结构,同时杆件也采用钢板罩保护等措施,确保太阳能集热实验能够持续进行。与导师和同学们一起,对定日镜场能量汇集的空间特性进行了分析,优化了定日镜场的布置和定日镜场的控制,为飘带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图:五环太阳塔
  “如今,每次到延庆基地,仰头看到‘五环太阳塔’,就能真切感受到团队的成果给社会带来的重大效益,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科研途中的心理重担、日常生活的身体负累,都显得不那么痛苦、不那么难受了。”访谈中,胡峰这样表示,“所以,我们做科研不仅需要恒心、耐心和专心,更要有赤诚之心,才能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提升自我、服务他人。”
  开拓视野,提升自我
  夯实基础理论,注重专门知识,把握学科交叉。广读书,多交流。坚持不懈,矢志不渝......这些就是胡峰收获优秀成绩的“秘笈”。
  采访中,胡峰也介绍了自己一方面努力学习专业和学术知识,同时还在王志峰导师的支持下,积极参加各项活动,锻炼自己。他目前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超临界CO₂太阳能热发电关键基础问题研究”项目联络员;北京市重点研发计划“第四代光热发电高温固体颗粒吸热器研究”“第四代光热发电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器研究”两个项目秘书。“在参加这些社会和科研活动中,我也接触了很多行业内顶尖的学者和企业家,不仅拓展了视野,积累了项目管理经验,同时也在联络中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进而指导我的研究,确实获益匪浅。比如“超临界CO₂太阳能热发电关键基础问题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有18家行业内知名的单位参与,作为联络员,对接的几乎都是我国该领域最杰出的专家老师。这份难得的工作经历,虽然事务繁多且要求细致,但对自己的科研却非常有帮助。”胡峰表示。  
  也或许正是由于有了这些经历,加上主动的科研能力,所以胡峰能够在SolarPACES国际太阳能热发电与热化学大会、SWC世界太阳能大会等国际会议上做口头报告。他在“2021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上发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动态仿真与控制策略研究》,以及在“第十一届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研究生论坛”上进行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集成与优化》报告都获得了“优秀报告”荣誉证书,同时也获得了“德芳太阳能热利用奖学金”。
  谈及此,胡峰深有感触地表示,这些成绩能得到认可,让我发自内心感谢导师王志峰老师,他是我学业的指路者,更是人生的引路人。“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是他对我们一直以来的要求,也是我们的座右铭,感触良多,受益匪浅。”相信“研”途漫漫,只要迈开脚步,再难的路也是路。
  此外,胡峰还是中科院电工所太阳能热利用研究部学生负责人兼心理联络员、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太阳能热利用党支部青年委员,参加了“大别山干部学院培训,疫情期间社区志愿服务”等社会活动。 
  研究生论坛,收获颇丰
  “我觉得太阳能光热联盟举办的研究生论坛非常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免费的学习平台和交流机会,每次论坛,各大优秀的高校和研究院所的同学们都分享研究进展和成果,这也是平时很难获得的机会,可以一次性了解众多细分领域的动态、前沿。”胡峰表示,“其实,每一次口头报告的背后也是自我提升和完善的过程,因为从有想法到报告成型再到会上宣讲,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非常关键,比如在有限的报告时间内,哪些成果进行展示?如何呈现在PPT中?PPT怎样更精美?现场演讲的仪态仪表等,都是需要考虑的事情,整个过程下来,真的是很大的提升,对自己的成长帮助很大,对我的人生规划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研途有光、心中有热。“科研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只要坚持做下去就一定会成功。”已经在科研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实的胡峰认为,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前景广阔,投身太阳能热利用的科研工作,是兴趣使然,也是使命所在。超临界太阳能热发电技术、800℃度高温颗粒吸热换热的光热系统集成与储能技术的研究等是下一代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正在攻关的主题,能够有效降低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成本,从而让太阳能热发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更大作用。个人价值依托于国家需求,所从事的科研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建设做一点小小的贡献,何乐而不为。
  由浙江大学承办的“第十二届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研究生论坛”定于5月26-27日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方式召开,腾讯会议号:647-643-508(5月26日特邀报告地址),敬请关注!
  作者:董清风 杜凤丽
  供图:受访者
  审核:雷东强

热点排行榜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