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中院士担任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永久名誉主席

时间:2020-08-11 17:37来源:太阳能光热联盟
  中国科学院徐建中院士是2007年首届及其后共计7届“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三亚国际论坛”主席,并作为主办方代表和著名科学家在历届会议中(2015年更名为: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进行了开幕致辞或主旨报告。
  近日,经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联席会议表决提议,以及大会联合主办方议定,决定邀请徐建中院士自2020年大会起任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永久名誉主席。
徐建中院士在第七届三亚论坛上发言
  徐建中院士在收到邀请后表示:很愿意为我国太阳能热发电事业做点工作,以前做了一些,今后希望继续做下去。同意担任这一职务,也恳请各位多多帮助。
  “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至今已经延续了13届。大会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太阳能热发电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太阳能科技盛会,所产生的影响力对我国乃至世界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和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2007年度首届三亚论坛
徐建中院士与郑方能处长交流
徐建中院士与马重芳教授讨论
徐建中院士在SolarPACES 2014年大会上发言
  回顾2007年首届“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三亚国际论坛”参会仅有59人,目前行业中已经出现千人会议的景象。科技部在“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中部署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系统示范”重点项目;2016年国家能源局启动了首批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总示范装机容量1.349GW。截至目前,我国实现并网发电的太阳能热发电站(含未列入示范项目名单的项目)达到10座,总装机容量520MW。我国已经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太阳能光热发电全产业链,培育了一批系统集成商;有些企业已经走出国门,承揽国际订单。
  徐院士表示:太阳能热发电的突出优势是可以通过储热实现平稳持续的发电。我国有丰富的太阳能热发电资源;同时,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发展基于环境友好、资源基础广泛,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已经在国家层面进行了示范验证,下一步要继续探索降低成本的路径。
  太阳能与化石能源互补等多能互补系统可弥补太阳能不稳定、不连续的缺点,提高太阳能热转功效率,降低投资成本。应重视太阳能热化学方面的研究;采用新型太阳能热发电循环技术,提高发电效率。国家应大力鼓励、推动热发电的研发,包括基础性研究、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提高装备生产水平与能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努力。为此,我们需要运用新思路、新技术、多领域交叉和综合的战略,大力解决系统集成和关键技术问题,以促进我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规模化和商业化。徐院士指出。
  徐建中简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工程热物理学家,从事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计算流体力学、多相流动、燃气轮机、分布式能源系统、风能发电、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工作。
  延伸阅读
  2020年度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将于8月26~27日(周三、周四)在江苏宿迁举办,由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共同主办,中关村新源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服务中心、青海爱能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联合承办,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首航高科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控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河北道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州龙腾光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飞跃机泵集团有限公司等协办。

  欢迎相关单位和个人报名参会,参与交流讨论。对公转账信息请登录网站下载

热点排行榜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