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新华社以《储能新纪元丨戈壁里的“太阳花”》为题,报道了新能源时代,光热发电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及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视频附后)。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桂小阳、青海省能源局副局长何伟、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调控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刘庆彪以及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刘亚芳、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科学家金建祥出镜。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桂小阳在采访中表示: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光热发电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虽然我国的光热发电产业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实现了从无到有跨越。自”十二五“规划开始,国家就开始推动光热发电项目。2016年,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建设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的通知》,正式启动了首批20个示范项目的建设,并且配套了具有竞争力的上网电价,对我国光热发电工程化应用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进入”十四五“国家又陆续出台了《关于完善太阳能热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关于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并且鼓励在大型的风光基地中配套一定比例的光热发电项目,有力促进了产业的突破和规划的发展。我国光热发电产业将继续在国家能源战略的指引下,朝着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广应用的方向发展。随着成本的下降和市场机制的完善,光热发电有望迎来新一轮的规模化发展机遇;特别是在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沙戈荒地区的开发中,光热发电将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青海省能源局副局长何伟表示,目前青海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独立光热电站0.55元/kWh的电价政策,下一步为抢滩布局光热赛道,全面提升青海电源的支撑调节能力,我们将坚定不移的推动光热规模化发展。一个是做好政策保障,充分反映光热发电对于电力系统的调节支撑价值;二是做好要素保障,推动项目的优质高效建设;三是把握发展机遇,推动降低光热项目建设的一个综合成本。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调控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刘庆彪认为,光热发电技术从电网电力调度运行的角度来讲,可以称之为一种三合一的发电技术。它集合了新能源发电、传统火力发电技术,融汇了蓄热储能技术为一体,可以起到以一当三的作用。
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刘亚芳认为,光热是一种非常好的长时储能技术。光热发电有多方面的好处,既有绿色低碳的特性,同时对电网极度友好,如果单纯的储能角度,我们现有的单一的技术路线,做到相应电力系统需要的这种体量,可能付出的这种代价,从长远来看,都会大于光热耦合型储能技术。
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科学家金建祥介绍,光热发电采用同步发电机发电,有利于电网的频率稳定和电压稳定,有利于更多的风光的电,通过特高压外送,同时通过长时储能,也有利于早晚用电紧张的问题,光热电站对电网来说是非常友好的。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像光热这样的技术路线。光热发电对于实现碳中和有很大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