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国家能源局挂网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由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指导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在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市场营销部、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调控公司、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支持下编制。《报告》系统梳理了2024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全景展现各地市场建设动态,提出2025年电力市场建设重点。
首份国家层面电力市场年报,绘就统一大市场先行蓝图
《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要求,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部署的关键之年。这一年,电力市场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政策层面多项里程碑式基础规则出台,为电力市场顶层架构铺设了稳固基石。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重大决策部署,总结2024年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经验,确保如期完成“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目标任务,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指导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在相关单位支持下编制了《报告》。
该报告是国内首次在国家层面发布的电力市场年度报告,既是能源行业践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阶段性答卷,也是新征程上深化改革、推动电力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行动参考。《报告》将为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奠定基础,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关键领域的先行示范。
低碳转型与市场改革双轮驱动,助力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
《报告》全面梳理了2024年我国电力供需和市场建设总体概况。总体来看,2024年,我国能源转型加快推进,累计发电装机33.49亿千瓦,其中风光累计装机达14.07亿千瓦;全国发电量10.09万亿千瓦时,其中风光发电量1.83万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9.85万亿千瓦时。电力市场活跃度稳步增加,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市场交易规模持续增长,全年市场化交易电量6.1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62.7%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连续三年超过60%。
八大进展成效,系统勾勒2024年电力市场建设全景
《报告》从体系架构、机制建设、规则制度、能源转型、保供稳价、零售市场、新型主体、监管体系等八个维度,系统总结了2024年电力市场建设进展成效。
2024年,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多层次多品类多功能多主体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立,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持续优化,“1+6”基础规则体系初步完善;中长期市场保供稳价功能持续发挥,现货市场引导供需高效调节,辅助服务市场助推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绿电绿证交易规模大幅增长,绿色环境价值有效体现;零售市场稳步发育,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业态加速发展;电力市场监管体系持续健全,推动电力市场规范运行。
六项攻坚举措,助力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
围绕“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报告》从健全基础规则体系、推动跨经营区常态化交易、实现现货市场全覆盖、促进新能源全面入市、建立电力市场评价制度、完善电力市场监管体系等六个方面,提出2025年电力市场建设重点。
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将初步建成。形成电力市场“1+6”基础规则体系,印发电力市场辅助服务、计量结算基本规则,修订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跨电网经营区电力交易实现常态化,统一市场规则、交易品种和交易时序。南方区域市场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省级现货市场全面实现连续结算。推动新能源全面入市,加快构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价格机制。建立电力市场评价制度,加强各地电力市场建设横向对比和历年进展纵向分析。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监管体系,发挥综合监管、专项监管震慑规范作用,常态化整治不当干预市场交易行为,创新数字化监管方式,充分发挥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市场运营机构、监管机构“三道防线”作用。
报告全文: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