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聚焦太阳能热在农产品及中药中应用,云师-非洲科技交流与合作再添新成果

近日,云南师范大学农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埃及籍博士后Tarek Kh. Abdelkader与阿尔及利亚籍博士后Tarik Hadibi在合作导师王云峰教授的指导下顺利出站。两位学者在站期间聚焦农产品干燥技术创新,取得了系列高水平成果,进一步彰显了云南师范大学农业工程学科在国际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领域的突出优势,为中非科技交流与合作再添新成果。


图片


聚焦科技前沿,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

Tarek Kh. Abdelkader博士来自埃及法尤姆大学,2023年至2025年在云南师范大学太阳能研究所王云峰教授团队从事博士后研究。其研究方向聚焦太阳能、热泵及电流体动力学(EHD)等新型干燥技术在药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主持完成云南省青年科学家项目(Grant No. 202303AM 140033),以云南师范大学为第一单位在《Renewable Energy》《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Case Studies in Thermal Engineering》等Q1区顶尖期刊发表11篇SCI收录论文。他还受邀在2024年国际干燥研讨会(IDS 2024,中国无锡)作学术报告,并为云南师范大学本科生开展专题讲座,展现了扎实的科研能力与学术影响力。出站后,Tarek将返回埃及法尤姆大学担任农业工程系副教授,持续推动中埃在干燥技术领域的合作研究。

同期出站的Tarik Hadibi博士现任职于北京理工大学郑州研究院,2022年11月至2024年10月在云南师范大学农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开展博士后工作。他专注于农产品及中药材创新干燥技术研发,探索太阳能、热泵、高压闪蒸等多能源耦合干燥方法,形成了低能耗、环境友好且具有高社会经济价值的新型加工技术体系。在站期间,Tarik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Renewable Energy》《Energy》《Industrial Crops & Products》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13篇高水平论文,论文总被引超450次,主持完成云南省青年科学家项目(Grant No. 202303AM140007),并先后受邀参加ICREED2023(中国昆明)、IDS2024(中国无锡)等国际学术会议,为云南师范大学农业工程学科在干燥技术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作出积极贡献。

深化中非合作,构建国际人才培养高地

云南师范大学农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自设立以来,始终以“开放、合作、创新”为理念,积极吸引全球优秀青年学者加盟。除本次出站的两位学者外,前几年顺利出站的埃及籍博士后Reda现已担任开罗大学教授,埃及农业科学院Wael博士也成为中埃农业科技合作的重要纽带。这些成果充分体现了云南师范大学在非洲国家科技人才培养中的示范作用,为中非在农业工程、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长期合作搭建了稳固桥梁。


作为合作导师,王云峰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干燥技术与太阳能利用研究,其国际化科研平台已成为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学者的重要基地。通过联合攻关、项目合作、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团队不仅为外籍博士后提供了一流的科研条件,更推动了技术成果在非洲地区的转化应用,实现了“科研合作—人才培养—技术共享”的良性循环。

立足国际视野,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此次两位外籍博士后顺利出站,是农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助力云南师范大学落实“双一流”建设目标、深化国际学术交流的又一成果。未来,研究团队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依托博士后流动站、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吸引更多全球优秀人才,深化与非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农业科技、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为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