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交流会在京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徐青森,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出席并讲话。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国家中医药局等部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平台建设高校和合作企业负责同志参加会议。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何雅玲,副校长严俊杰及平台负责同志代表学校参加会议。会上,五大领域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联盟正式成立,何雅玲院士作为储能领域联盟高校代表参加成立仪式。

会议指出,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是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重要举措。2019年起,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大力支持下,教育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聚焦集成电路、储能技术、医学攻关、生物育种、人工智能等5个关键领域,先后支持33所高校建设了45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六年来,各平台在有组织人才培养、科研攻关、产业服务方面取得一系列标志性建设成效。
会议强调,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推动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扩围增量,进一步健全行业部门、高校、企业等协同机制,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布局高水平学科专业集群、打造高能级科研创新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会上,何雅玲院士代表储能领域平台建设高校代表发言。她谈到,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储能平台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聚焦储能领域关键技术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积极实践落实学校党委提出的“1121”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构建人才共享机制,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储能领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下午的分会环节,西安交通大学作为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联盟牵头高校,组织召开储能联盟交流研讨会。何雅玲院士指出,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平台联盟成立是教育部对习总书记有关教育、科技、人才重要论述的又一次深入实践,也是储能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汇聚高校智慧、链接产业资源、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起点。她提出,希望通过联盟这个平台,打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壁垒,让高校的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动力,让企业的实践需求反哺高校的人才培养,真正实现“以产促教、以教兴产、产教共赢”。与会代表高校聚焦国家储能平台建设进展分享交流,并围绕储能联盟的定位与目标、运行机制、工作任务和可持续发展举措展开研讨,为未来联盟的工作开展奠定了充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