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大考”!太阳能光热联盟专题讨论会:寻找产业“破局密码”

时间:2025-05-03 08:58来源:太阳能光热联盟浏览:
2025年4月30日下午,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 “太阳能光热联盟”)组织召开 “美国关税政策对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影响讨论会”。70 余位行业专家与产业链企业代表齐聚线上,系统梳理光热全产业链“涉美”核心技术、特殊材料和关键部件产品的供应链现状,深入剖析美国关税政策给光热产业带来的潜在影响,共同探寻新形势下光热产业创新与协同发展的破局之道。本次会议由太阳能光热联盟副理事长刘路平教授级高工主持。
会议伊始,太阳能光热联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王志峰介绍了会议背景。他指出,美国关税政策已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也给光热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不确定性。为深入了解其对光热产业的潜在影响,太阳能光热联盟特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崔凡教授进行专题讲解。
崔凡教授作为国际贸易政策领域的权威,围绕 特朗普关税政策展开阐述。他提到,美国试图通过推行高关税政策以解决其内部财政赤字、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失衡和制造业空心化等问题,同时期望以此遏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他分析了中国应对美国关税政策的策略,强调中国政府坚定维护世贸组织基本规则和自身发展利益的立场。崔凡教授认为,美国可能长期维持高关税水平,我国需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加强与其他世贸组织成员的沟通合作,防止其他国家在美国压力下对中国加征歧视性关税。美国一度是光热发电技术的领先者,目前特朗普政府正在大力开发传统石化能源,美国包括光热发电在内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速度可能趋缓。在贸易战背景下,我国光热发电行业一方面应努力巩固现有技术和产业链优势,通过扩大应用以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另一方面仍需继续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等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来自材料、部件、设计、系统集成与电站运维等光热产业链企业代表围绕如何降低关税政策影响、加强产业链协同、推动技术创新等问题展开交流。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美国关税政策对光热产业发展影响不大,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材料原料方面,镍基合金材料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有限,主要涉及部分高性能材料、高温合金原料等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成本的上涨而断供的风险不大。设备部件环节,部分核心设备高精度部件进口势必受阻,涉及反射镜成套装备、部分精密仪器仪表等。熔盐泵等设备受美国关税政策冲击较明显,泵与阀的关税已大幅提高,一台熔盐泵成本增加超2万美元,严重压缩企业利润空间,甚至导致订单转移。设计与系统集成方面,仍存在部分工艺设计授权与工业软件应用服务等卡脖子技术的影响。会议期间,多位与会代表对本土化材料、部件、软件取代进口产品充满信心,主要的担忧体现在成本上升、产品交付周期延长和产业链所存在的部分企业在价值观上存在的进口依赖问题。
面对这些挑战,光热产业需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一方面,加大材料部件的研发、使用和推广力度,积极推广本土软件的应用,减少对涉美部件、设计与控制软件的依赖。另一方面,实施多元化市场开发策略,积极开拓 “一带一路” 沿线等国际市场,优化供应链和市场区域布局。同时应进一步推进产品、服务本土化进程,通过完善健全产品质量标准以及第三方评估认证机制,增强投资商、设计院等对非美产品/服务的信心。
从长远看,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将在防范化解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目前,我国光热发电产业设备本土化率已超96%,剩余部分国内也有解决方案,如吸热器涂料、镍基合金材料、定日镜背漆、熔盐泵/阀等在项目中已广泛应用,熔盐泵性能甚至优于国外产品。美国关税政策虽对已签订的美国涉美采购合同有一定影响,但辩证地看,美国关税政策为推行产品本土化带来契机,它将加速关键材料、部件的替代进程,对产业发展是利好的。
会议最后,刘路平总结发言表示,与会代表聚焦美国关税政策潜在影响,系统梳理了制约发展的问题所在,分享了各自如何化危为机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现了全产业链积极面对挑战的信心与力量。他指出,今天的会议成果丰富,太阳能光热联盟将积极发挥好光热产业技术与战略服务的平台作用,将会同部分专家整理形成一份专项报告供各成员单位使用借鉴。他最后强调,我国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韧性强、潜力大,此次讨论会为我国太阳能光热产业应对美国关税政策提供了清晰思路,对凝聚行业共识、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只要全产业链齐心协力,定能在困境中把握发展机遇。

热点排行榜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