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光热基地,利用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不走寻常路

时间:2017-05-23 17:25来源:国家光热联盟
  2016年,滨海光热基地项目作为天津市首个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立项的国家级公共能源示范项目,主导完成了全球领先的“50兆瓦级高温熔盐槽式光热发电平台”在甘肃的并网运营,实现了对集热、储热、换热、发电、并网等全部功能的全产业链完整验证,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据悉,这项国际领先的光热发电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良好的供电稳定性,还具备规模化建设的优势。
 
  把握能源需求,新技术填补国际空白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依托太阳能来发电,可以有效地节约化石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解决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但是,究竟如何才能合理高效地利用好太阳能是摆在我国能源行业面前的一道艰巨的课题。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利用太阳能发电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光—电”转换的光伏发电,另一种则是“光—热—电”转换的光热发电。而这两种发电模式的区别之处在于,光伏发电是通过太阳能电池和逆变器等装置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而光热发电则是利用太阳辐射产生的热能驱动发电机来发电。
  “广义上讲,光热发电技术主要通过把光能集中到集热装置上产生高温,并利用专业的水、油、盐等介质与水反应产生水蒸气,推动机器转动产生电能。滨海光热项目所主导的‘高温熔盐槽式光热发电技术’就是利用高温熔盐作为介质。”天津滨海光热发电投资有限公司CEO马云青介绍,“与过去传统的光伏发电技术相比较,利用光热发电技术所产生的电能可以直接并网使用,并且在储能系统的辅助下,保证发电输出的稳定性。”
  马云青告诉记者:“我们把专业用盐加热到580℃左右,可实现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储热时间,从而保证了夜间发电时所需的热量,使电厂可以做到24小时不间断发电。而滨海光热在甘肃打造的‘50兆瓦级高温熔盐槽式光热发电平台’项目正式并网发电之前,全球范围内并未出现如此规模化的高温熔盐槽式电站,仅有欧盟HITECO项目提出在槽式电站中用高温熔盐来取代导热油的设想。”
 
  依托项目建设,带动尖端技术落地转化 
  “50兆瓦级高温熔盐槽式光热发电平台”项目是企业经过多年引进、吸收、消化、创新国际尖端技术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最为直接有效的一次全产业链完整验证。可以说,这是企业实践技术转化落地的重要里程碑。马云青说。
  据了解,“槽式集热器系统”是吸收太阳光热,并且将热量传导到热能储罐的技术。记者发现,关键部件之一的“太阳光跟踪器”就像一个披着金属盔甲的“向日葵”,可以精确跟踪太阳光光照的角度,使得阳光总是垂直照射在反射镜面上,以保证获得最大的太阳辐射热。而另一核心环节,“热能储存和蒸汽发生器系统”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不同于光伏和风能发电系统的重要特征。
  “我们利用集热器所吸收到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在有阳光照射时的发电需要;另一部分会存储在储热系统中,用于在没有阳光照射时继续发电,如此保证发电系统能够连续24小时不停顿运行。这样可以弥补光伏和风能等不稳定能源无法经济储能的缺憾。”马云青介绍说。
  资料显示,滨海光热项目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来自于意大利、德国、瑞士等国家顶尖的技术成果,已拥有高温熔盐槽式光热发电的全套核心技术,并获得了光热技术专利168项,正在申请办理的专利超过400项,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天津滨海光热发电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官景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滨海光热目前在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中,除集热管和镜面等需要从国外进口外,其他技术和部件都在国内解决。“50兆瓦级高温熔盐槽式光热发电平台”项目的成功建设运行,将为整个产业提供大量宝贵的经验和数据。未来,滨海光热也将通过合作和合资,逐步实现集热管、反射镜面等高新技术的本地化生产,从而大幅降低太阳能热发电的系统造价,带动相关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与进步。
 
  着眼于产业,加速建设研发与产业化基地
  当今,绿色经济作为实现环境合理性与经济效率性相统一的市场经济新形态,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绿色发展浪潮。而在我国,如何缓解和解决经济增长、资源耗费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也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
  记者了解到,“50兆瓦级高温熔盐槽式光热发电平台”项目所设计的全部年发电量可达到2.56亿度。而这不仅意味着滨海光热项目背后所蕴含着的经济价值,更证明了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并非此消彼涨。
  据介绍,滨海光热项目在高新区未来科技城投资45亿元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光热发电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而这其中,包括光热科技园和光热产业园两大园区。根据计划,滨海光热项目今年内调试并投产。基地建成后将拥有先进的槽式熔盐光热发电技术设计研发能力,并将建成年产20万千瓦太阳能光热电站所需的核心设备和配套产品。
  如今,滨海光热项目已注册成立了包括光热技术研究院、光热发电设备制造、光热发电投资等9家公司。预计2018年全部投达产后,可为年产20万千瓦太阳能光热电站提供所需的核心设备和配套产品,预计年产值可超过百亿元。而这也标志着,到2018年,新区将拥有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技术水平最高的光热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

热点排行榜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