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精选|西藏浪卡子县城太阳能供热工程采暖项目

时间:2021-12-16 18:14来源:太阳能光热联盟
  编者按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全国可再生能源供暖典型案例汇编》。该书是国家能源局为指导各地做好可再生能源供暖相关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可再生能源供暖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是在前期征集案例的基础上,整理形成。以供大家在可再生能源供暖工作中参考。
  太阳能光热联盟上报的多个太阳能供热采暖案例被收录。本篇将对太阳能光热联盟理事单位——日出东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太阳雨集团成功中标并承建的“西藏浪卡子县城太阳能供热工程采暖项目”进行介绍。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县城,总集热面积22275㎡,采暖面积8.26万㎡(采暖采用暖气片供暖),此工程2018年11月份安装验收结束。
  项目采用大型太阳能短期储热采暖技术路线,出资方式为财政资金。建设理念,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保护高原环境。主要设备采用高效平板集热器,规格型号:P-G/1.0-L/CJ-13.9-;数量:1620组。辅助热源:兆瓦电锅炉。
  整个系统分为高效平板集热器阵列组成的集热部分、地下水池等组成的储热部分、末端为暖气片组成的供热部分、智能远程监测控制系统组成的控制部分、电量采集柜等组成的数据部分。
  (一)工程设计参数:
  浪卡子县,属藏南山原湖盆宽谷区,浪卡子县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四周边缘高突,中间呈低洼湖泊。是山南地区海拔最高的县,也是西藏自治区的边境县之一,县城西依自然山体,南、北有307省道贯穿城区,是进入山南地区的西部重要门户;基础水温5~10℃(摘自50015-2019);地区年日均总辐照量为23.7MJ/㎡;供暖期室外采暖计算温度-14.4℃,采暖期平均温度-3.7℃;年均日照2933.8H,平均每日日照小时数8.03H;供暖期时间为9.23~5.31;平均室温:20℃;总供热面积:采暖面积8.26万㎡;供暖结构形式:建筑混凝土结构,二类公共建筑,建筑节能情况:公建建筑,保温良好;室内末端用热形式;暖气片;设计寿命25年。
  (二)系统原理图:
  (三)运行说明:
  (1)常态。没有太阳能产出,没有用热需求,系统不运行。
  (2)预热。集热器在正常运行换热前,会经过一段时间预热,使集热器平均温度达到换热条件。
  (3)无采暖需求。太阳能系统正常运行,把热量存储在蓄热池,供季节性使用。
  (4)有采暖需求:
  ①太阳能系统直接提供热量给用户管网;
  ②在太阳能无法满足用热需求时,使用热泵作为辅助能源,提供热量给用户管网;
  ③在热泵无法正常工作时,使用蓄热池提供热量给用户管网。
  (5)散热。当蓄热水池热量充满后,夜间会通过集热器散掉多余的热量,使系统在第二天不会产生过热现象。
  (6)防冻:
  ①使用一定浓度的丙二醇和水混合物,降低系统冰点;
  ②使用强制循环,强制集热器系统循环;
  ③由蓄热池或热泵提供热量,对集热器系统进行防冻循环。
  项目建成后采暖系统一直运行正常,室内温度基本上都在18℃~20℃左右。到目前为止已过质保期; 采用能源管理模式,运行维护完全托管给我方。已经运行的2个采暖季,运行稳定,电锅炉一直没有启用,供暖期太阳能输出功率约为16706.25MWh,单位供热面积建设费用1460元/㎡,单位供热面积运行费用2元/㎡。年节省标准煤:2931649.679kgce;年减排二氧化碳:7241174.707kg;年减排粉尘:29316.50kg;年减排二氧化硫:58632.99kg。
  实时后台监测数据如下:
  二、典型经验和做法
  该项目是在青藏高原上建设的第一个太阳能高比例供热采暖项目,采用国际合作方式,由国际上具有太阳能供热站建设先进检验的合作方进行设计并提供主要部件,建设费用较高;通过后续引进、吸收、消化和国产化,大幅度提升了我国太阳能供热站的建设技术水平,降低了单位供热面积建设费用,目前已经形成国内自主建设能力。
  三、问题和建议
  我国清洁供暖应借鉴先进国家建设供热站的经验,实施分布式和户用采暖相结合的应用推广模式,出台支持分布式供热站的相应政策,而不再是单一参照煤改气、煤改电的户用政策,有利于可再生能源供暖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热点排行榜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