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雅玲院士团队调研乌拉特100MW光热示范电站,探讨将中国光热储能技术推向国际市场

时间:2021-09-01 21:23来源:中船新能
  2021年8月24日至26日,工程热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何雅玲院士带领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李明佳教授等一行6人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船新能)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导热油槽式10小时储能100MW 光热发电示范项目现场交流。
  交流期间,何雅玲一行实地察看了项目镜场、导热油主泵、熔盐储罐、SGS、主厂房等区域,听取了中国船舶集团光热产业发展建设情况介绍。何雅玲院士指出,中船新能在光热储能方向的产业布局与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各个细分方向非常匹配,在研发方面可开展多项合作,高校和企业资源互补,积极发挥各自的优势。
  随后,双方达成未来以项目为牵引共同推动研发工作,探讨成立联合研究院推动政产学研发展。何雅玲院士表示,希望后续双方可以进一步深度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继续发挥中船新能在国际合作方面的优势,将中国的光热储能技术推向国际市场。
  8月25日上午,李明佳教授围绕储能技术政产学研融合、包括热储能在内的各项储能技术研究、热质储能研究中心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储能方向的专题汇报。
  中船新能董事长栾海峰对何雅玲院士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中船新能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持续以解决能源领域问题为导向,加速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问题,形成技术突破。未来将从光热和储能系统性的产业和推进为开端,从光热储能技术体系建立开始,找到产业化的切入点。以需求侧为牵引,形成系统性的方案论证。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依托高校在学科交叉、人才资源方面的优势,陆续开展实质性的合作。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槽式10小时储能100MW光热发电示范项目是国家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中单体规模最大、储热时间长最长的槽式光热发电项目,项目由中国船舶新能源公司设计、建设、调试和运维。项目于2018年6月正式动工,2019年11月该项目最关键光学指标——拦截率经过欧洲第三方权威实验室检测,拦截率达到98%(目前国际水平为97%),2019年12月31日汽轮机一次冲转成功,2020年1月8日首次实现并网发电。2020年12月16日成功实现满负荷发电。电站全面投运后,年发电量约3.92亿千瓦时,年节省标煤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0万吨、减少硫氧化物排放900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4500吨。
  太阳能光热发电集发电与储能为一体,是可代替化石能源电站担当基础负荷和调峰负荷的绿色电源,对于保证电力系统安全、高效,助力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示范项目建设和持续的研发试验投入,中船新能达到了培育国内光热产业链、掌握系统集成能力、实现装备国产化、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既定目标,将为我国光热产业发展注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动力。
  在定于9月27日—29日在湖州召开的2021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期间,何雅玲院士将应邀作“下一代储能型光热发电技术的应用探索”的特邀报告,敬请关注!

注:本文章转载自中船新能,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

热点排行榜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