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等26所大学开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时间:2021-03-12 13:09来源:国家光热联盟
  储能是未来能源系统的“龙脉"被认为是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经济性、安全性的必备技术手段,也是未来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供应占比、“互联网+”智慧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技术。自去年以来全国17省市的26所高校开始新增储能相关专业。在未来世界格局发展下,储能专业必将深入影响人类社会发展。
  早在去年9月19 日,西安交通大学就开设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部、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以及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等共同见证。今年,教育部下发2021年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显示,全国新增备案本科专业超过2000个,其中包含华北电力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青海大学等共25所高校增设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7省市26所高校设置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高校增加储能学科,是为了加快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完善储能技术学科专业宏观布局;深化多学科人才交叉培养,推动建设储能技术研究院;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加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储能技术专业条件建设,完善产教融合支撑体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宋毅介绍,国家高度重视储能技术研发及储能人才培养,储能技术是带动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关键技术,国家今年出台的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就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建设储能专业,通过科教融合建立储能技术研究院,逐步完善产教协同育人机制。希望西安交通大学能够以此次专业建设为契机,在储能专业建设、科技创新、产教融合等方面开展持续深入的探索,为储能人才培养提供可推广、可借鉴的示范性的经验,为推动我国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热点排行榜

推荐图文